【學國學讀歷史,看《古人比你更會玩2》比較快】
#上週獲得《弄懂 6~12歲孩子的內心 x 情緒 x行為》兩位幸運粉絲是
#Emily Yeh 、 #Carol Chao
暑假過後,三三就要升上五年級了,面對新學期,三三要適應的是更多的史地國學知識大量撲天而來。學習知識,可以非常嚴肅的面對,但總少了那麼點樂趣,畢竟現階段的孩子並不想成為研究者,因此在知識的吸收上,我仍希望三三能以愉快輕鬆一點的方式進行。
為了能讓三三愉快的進行知識吸收,我特地做了前置工作的準備,觀摩市面上成功的熱銷書籍是最好的方式。
上週,《古人比你更會玩》上下冊終於來了,等了超級久,迫不及待展開書的內容後我驚為天人,作者用輕鬆(漫畫)的方式,以揶揄的口吻,不知不覺傳遞國學的知識,以及歷史故事,太了不起了。
而且有許多我過去從來不知道的小歷史,每一則都讓我震驚三觀。
例如第一冊:
豬肉在宋代,是階級地位比較低的人才會吃的肉類,你信嗎?
如果這是真的,那最高階級的肉,是什麼肉?皇宮貴族吃的肉,又是什麼肉?
原來成語「一言九鼎」的「九鼎」可以窺見端倪。
所謂九鼎,就是九種食物,而排在前三位食物,分別是:牛、羊、豬。所以這三樣肉類在古代,都屬於高級食物,但牛是農耕的重要關鍵,是非常珍貴的所以皇帝下令禁止宰殺牛隻。沒了牛肉可吃,皇宮裡的皇上自然吃起肉類排行第二的羊肉。每個貴族也因此爭相將吃羊肉視為最高等享受。
當大家都在吃羊肉,只有你吃豬肉,無論在心裡或外在,都會被視為低人一等的生活。
「是周公制禮,天子日食大牢,則諸侯日食少牢。──孔穎達《禮記正義》」
所謂大牢,正是只九鼎中前三鼎的食物,原來階級地位低的人,吃豬肉,是這麼來的呀。
又例如第二冊:
為什麼古代皇帝的衣服,為什麼周朝是紅色,秦朝又改成黑色,最後元朝卻是黃色?為什麼帽子不能是綠色?
原來這些記載於「正謂黃赤青白黑,五方正色也。──《禮記》」,所謂五正色就是應對金木水火土的五德,所以歷朝歷代的皇帝,都有偏好的德,而挑選的顏色,也依循正色原理,而不是混合出來的「間色」。在正色裡頭,「青色」是偏向藍色,而非現今我們所熟知的「綠色」,因此在古代的服飾中,是不太出現綠色,更別說帽子了。
這些知識,都是以輕鬆的漫畫呈現,而知識穿梭其中,是非常好閱讀的。
看完書後,我將書隨意放在書桌上,雖然書目對我來說很好閱讀,但要引導三三進入這類的書籍閱讀,我還在思量該怎麼進行,畢竟這裡頭都是國學常識和歷史,這對三三而言,並非興趣所在。
然而書放不到一天,三三看到後,居然自動拿起書來翻閱,而且一翻就聽不下來,簡直進入自動導航閱讀狀態,不時還能聽到三三竊笑的聲音,完全不用我解釋或引導。
這兩本書,簡直是三三即將進入小五之,面對龐大歷史與國學磨練前,最好的閱讀書目,讓原本對歷史本來就不太喜歡的三三,輕易的滑進知識領域的閱讀神書。
全書共有100+條文獻參考,包含《史記》、《左傳》、《孟子》、《論語》、《禮記》、《明史》、《資治通鑒》、《中國紀行》、《太平廣記》等著作,以及大量的唐詩宋詞。
☻《古人比你更會玩2》傳送門:https://reurl.cc/pgXzgd
「週末書房《古人比你更會玩》‧贈書活動」
1. 參加資格:所有粉絲
2. 參加辦法:
✅ 在『李儀婷的薩提爾教養』粉專上按讚
✅ 將此文章”公開”分享,並寫下「想讓孩子快樂讀歷史,就是這本《古人比你更會玩2》了」
✅ 在此篇文章底下留言「古人真的比我們更會玩+寫下我/孩子對於歷史上好奇的事蹟(例如:古代的菊花也象徵身體上的器官嗎?還是有其他象徵意義?)
符合以上三個動作,隨機抽出兩名,各獲得《古人比你更會玩》一本(隨機)。
活動期限:即日起至7/23(五)23:59 止。於7/24(六)的「週末書房」公布幸運得獎名單。
得獎者於三日內私訊回覆地址、電話與收件者,約兩週內就會收到好書囉。如未如期回覆,視同放棄。